院校“先上车后买票”承诺不可信
来源:武汉招生网 时间:2014-07-08 点击:次
武汉招生网报道:
院校“先上车后买票”承诺不可信
省招办昨日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高校招生录取中,没有任何人可以“用钱买分数”、“用钱买计划”。除了国家和省规定的照顾政策,没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除了省招办,没有其他任何机构可以进行普通高校招生,不要轻信招生骗子的花言巧语。
伎俩一:混淆教育形式蒙骗
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能上大学。
伎俩二:冒充高校人员行骗
自称是某高校招生人员,携带有某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见了考生和家长,滔滔不绝地吹嘘,诱骗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
伎俩三:“低分高录”哄骗
自称是招生院校或省招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声称自己有办法让不够“一本”线的考生录取到第一批本科院校,从考生手里骗取钱财。
伎俩四:谎称“内部指标”诱骗
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小计划”。当家长将定金如数交上后,给的却是伪造的假录取通知书。
伎俩五:以 “自主招生”行骗
一些骗子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误导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
伎俩六:以“定向招生”诈骗
一些骗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收取所谓“定向费”,以诈取家长钱财。
伎俩七:利用“预科生”诓骗
近几年少数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院校,游离于招生体制之外,承诺“先上车后买票”、“专科进本科出”。一些不法分子借机而动,四处搜罗生源,向违规招生高校推介,向家长收取巨额好处费。
伎俩八:利用录取信息欺骗
有些骗子钻家长和考生信息不灵的空子,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却向考生家长报功:是由于他找了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投档或录取,并借机向家长收取钱财。(武汉招生网周老师)
- 上一篇:高龄自考生艰辛逐梦近九年
- 下一篇:今日起高考考生可在线查看录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