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就业指导
来源:武汉招生网 时间:2014-06-10 点击:次
之前有讨论这个话题,因在下有些许心得与体会,自觉交游尚且广阔,故不自量力,草拟此文,希望对初入社会或尚未入社会但满心憧憬的自考众生们,一些启示和建议、参考。
一、现实
社会的现实是什么?
从小可能有家长老师给你灌输过这样那样的美好与道德,我们不否认人性有向善的一面,但就我国现在的现实,你如果没有一个好爹,就可能不得不面临如下几个选择:
1、自主创业,当老板。
2、随便找个工作混日子,只要能养活自己就行。
3、成为行业精英,在某一行业里活的比较滋润。
4、成为某一行业的顶尖专家。
看起来都很美好,但好像其他一些美好的东西不在上述内?比如说“公务员”?“事业编制”?以及看爹吃饭的最佳职业“管二代”“富二代”?刚说过,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爹,这些与你都是浮云,别说你只是个自考生,就算你是知名大学统招生,这些大部分也是浮云。最多混一个低级科员,混个三四十年评上个副科,你这一辈子可能就到头了~~~~而自考生,这些就更不是你想的了。
是的,虽说国家明令各种正规学历的平等性,但现实情况是自考文凭很受歧视。而即便是不受歧视的名校统招本科生,前景也有限的很。这个就是现实。你只有认清了这个现实,才能搞清楚自己往前该走的路。
什么路?
你有两个障碍要跨过去:1、和统招生的差距 2、和“高副帅”、“白富美”拥有的爹的差距。
这两个差距你搞不清楚,想当然的就认为自考毕业就可以众生平等安稳一生了,那是幼稚。
二、追赶
我们两个障碍一个一个来,先说追赶和“统招生”的差距(你要通过考研等手段扯平了这差距,不在此讨论范畴内):
自考生和统招生的差距,影响的领域牵涉中低层职位的各个领域:
1、官方身份:公务员、事业编制
很多地方公务员考试是歧视自考生的,即便让你参加了初试,面试看到你自考背景也很容易被刷下来。所以这不该是自考生的主战场,但如果你非要钻这旱涝保收的铁饭碗里去,也不是没有路径(我一些自考学历的朋友这么走成功过):
国家现在鼓励大学生村官,允许大学生村官(甚至自考大专生)报考公务员。针对这一点,在你户籍地,寻找门路进入村、镇、街道级办事机关,应聘临时文职,是个不错的敲门砖。接下来,您需要的就是耐心等待+稳定积极的表现。老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别看可能一月只有2K左右的低工资,但一方面你能第一手掌握新增职位信息,特别是临时增加职位,另一方面,你会和机关的主管领导熟悉起来,虽然是临时工,但做老下属十年,就有十年的情分。虽然你可能没有一个好亲戚好爹,但和老领导十年或者更少或者更多的老情分,也是情分,那么爹的差距就没了,至于统招自考的区别,在情分面前也都是浮云。
以上的前提,是你熬得住!且一直能安稳表现好。
2、社会职位:即开篇所述的四个大类。
作为自考生,和统招生最大的战场其实是在社会职位上,公务员考试自考生基本是全面溃败的。但这并不是说在社会职位的竞争上,自考生就可以扬眉吐气了,劣势还是存在的。
首先,是“自主创业,当老板”。
创业当老板,看起来好像与是否自考统招没关系,但其实还是有差距的,差距在于:同学科同学关系网(你的同道、合伙人)+优质同学关系网带来的上层人脉(政府关系、优秀商业关系、金融关系等各个方面,比说很多政要都出身于人大、清华),另外,一些外省读书的学生还有异地视野的优势。
以上在创业中很重要,但各位别过于担心,这些毕竟只是外因,作为创业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反而是自考生占据优势。
我之前曾有个帖子回帖里说,自考学什么?主要就是学到:1、找出问题!2、分析问题!3、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这三个能力在社会自考生身上更容易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因为你没有老师,所以你必须独自分析学科,找到学科学习的方法,然后验证方法。不对继续。而不同的学科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这样你可能会掌握解决各种不同问题的思路和勇气。
看,这个就是你的优势!(我承认,带着小抄进考场的方式勉强也算是种思路方法,但结果只是文凭而已,这种思路经验到社会上,就是渣,拼爹就是社会层面的一种作弊,你是要腼腆地拿出小抄来做武器,正面拼爹么?)
正是这种优势,使得你在与统招生的比拼中不会处于明显的弱势,基本平等。
但,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创业成功了么?
资金呢?行业选择呢?起步点在哪?预算怎么做?该怎么请人?哪里去咨询?等等等等,你会有各种问题,我虽然开过公司,基本都能回答你一些常规问题,但是在不需要我在这繁琐的敲给你听答案了,你仔细看看上述的问题,像不像你在选专业?在研究新科目?在找学习资料?……是的,只要你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到时你自然会有你自己的方法。
风险:创业并不等于成功,大概每5个创业会有1个成功。你要先有心理准备。但同时,一旦你走上这条路,坚持不懈,成功固然很好。失败别气馁,打工凑钱再来,不是平均5次成功1次么?来5、6次创业就好了不是么?
其次,“随便找个工作混日子,只要能养活自己就行”。
在这个方面,自考的文凭基本是足够做敲门砖了,既然你人生没有太多的追求,自然无需去考虑更多的付出与风险。但同样,你可能需要忍受比大多数人要稍微低一点的工资和相对低的社会地位,或许到你40、50岁时,你平日感觉稳定的工作、行业会突然遭遇不景气,倒闭或者裁员,你不得不在接近退休的年纪重新开始找工作,同时那时和你竞争岗位的可能大多都是研究生学历,也或者社会上适合你的职位已经寥寥无几,即好像50年代生的人现在看到是个文职都需要电脑知识,可能会茫然一样。但,不至于活不下去!
世界是公平的,你要简单,付出的会少,得到的也会少。如果你能安贫乐道,这没什么,幸福的本质就是简单。
再次,“成为行业精英,在某一行业里活的比较滋润”。
成为“精英”和“专家”是有区别的,精英大概是“白骨精”的程度:白领+骨干+精英,生活会比较舒适,按照现在2013年左右的标准,在上海大概是年入15W以上,武汉大概是月入6K以上的大概收入。但收入并不是惟一标准,主要在于,你能在某一行业里高于平均水平,并且可以处理这个行业里所有的常见问题和大多数意外难题。也因此,你有余力开始考虑生存层面以外的其他品质追求。
作为自考生,要成为行业精英,第一步要解决的事是要跨入行业,文凭是个敲门砖,有文凭总比没文凭要好,但热门行业的高端职位几乎都要求统招生,怎么破?
首先,作为行业新人(或者只在行业低端职位混了几年的准新人),先要把心态放正,应聘低端职位不会那么难,选择一个行业里靠前的优秀公司,降低要求应聘一个低端职位,然后潜伏下来,日常善于观察和学习,2年后你应该会得到:1、知名行业公司就职背景2、本行业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交互知识(全靠你的是否好学),3、顺利的话,你可能晋升(不会有公司上层拒绝本公司低端职员因好学而升职的)。那么为什么是2年而不是一年半载呢?看起来似乎半年就可以偷师成功了?问题是,你要成为“白骨精”,就不能留下污点,以后进入猎头视线,一看你半年1年跳槽的记录,就会有忠诚度方面的质疑,可能没等电话沟通就把你刷掉了,而2年,是最低的跳槽基础年限。
你要有心,像解决自考学科一样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哪怕还没发生,就像发现学科的知识漏洞一样。并且观察别人的解决方法,和你心中想象的方法相对验证。
有人会问,工作这样,累不累啊?
嗯,如果你想不累,又想和统招生们竞争,不巧可能那个统招生还有点点勤奋的话,你怎么成为精英?一辈子在2、3千的低工资混日子是你的追求么?是的话,这一方面你不该看,请看上一条,前提是你能安贫乐道。
而你能保持这种善于学习、积极学习的劲头,不出5年,在你大概30岁前,你就很可能达到了精英的层面。那时一放出跳槽的意愿,可能你就会得到十几个不同猎头机构的询问电话,数十万的年薪等着你。梦幻么?不!很真实且简单!(这话我在很多年前和一位朋友这么说过,当时他找了半年没找到适合的工作,后来听我的找了个喜欢的行业从普工做起,现在是年入40W+的生产经理,比我收入还高。这种事情到处都在发生,区别只是愿意做、有心做的人淘汰掉了混日子的人而已~~~)
最后,是成为某一行业的顶尖专家。
有一个说法很流行,叫“2万小时定律”,指你在某一行业、专业里,花费了2万小时以上的时间去钻研、研究,你就很有可能成为这个行业、专业的专家,在竞争并不是普及到人人钻研的程度时,你很有可能成为的是顶尖专家。
可能论坛上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层面很虚幻,离自考生太遥远?
不,你可以在身边找到很多例子。论坛上也能。比如版主“飞翔的猪”,他在自考方面有足够多的研究,可能没有2万小时,但他在这方面几乎就称为了某一专家了~~这个就是专注研究某一行业、专业的时间长度带来的结果。
任何行业,2百小时基本都可以让你大致了解行业情况,2千小时的钻研可能使得你成为行业人才,2千小时到一万小时之间可能就是精英,不用2万小时,如果效率不错,1万小时以上的行业浸淫,或许你就能成为行业的顶尖专家!
1天8小时计,2千小时大概只是一年不到。(轻记住是专注的学习,而不是混日子。)
1万小时大概只是三年半。
2万小时大概是7年。
日日不间断,专注某一行业的钻研,就能有以上的结果。
我本人就是个兴趣非常广泛的人,以我自己举例子:
1、平面设计:从小爱好涂涂画画,自98年开始接触PS、CD,到现在熟练掌握所有平面+排版软件,专注时间超过2万小时,结果:我可以随意应聘国内任意的设计职位,得到过4A公司美术总监级的职位。(因本行业竞争大,还不能称为国内顶尖)
2、媒体编辑:从初中开始就喜欢组织社团,自己出小刊物,钻研远超过2万小时,结果:得到过全国发行,正规杂志刊物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级别的工作(事实上是我最近7、8年的主要工作。)
3、轮滑:爱好,大概有几年每天放学、下班都去练习,累计估计有3、4千小时,结果:2003年轮滑风单排平地花式男子组全国邀请赛冠军(当时玩的人少,竞争很少,所以难度较低。)参与设计了中国第一款轮滑鞋。
4、书法,这是最近2年开始的,练习不是很密集,三天打鱼两天筛网的,估计加起来总共不会超过3、4百小时,结果:楷书基本入门了,写的字装裱出来也有一些朋友来讨要了~~(当然内行一看就知道有不足,且只会楷书,行书完全没入门。)
其他略……
我随便举的以上例子,是想告诉各位,时间花上去,什么都是有可能的。先别否定你自己!我所见到在某专业内超过我的,不是比我聪明或者天才,只是他比我花的时间多而已。而在某行业里比我差的,很多我都觉得天赋比我好,为什么不如我?时间不够而已~~~且很多还不够专注。
关于专注,我有一位朋友的事很有代表性。大概05年左右的时候,我一位朱姓朋友从零基础开始学MAYA,他和我一样也没什么正规的高文凭,也没有买什么狗屁教材,就是从国外网站上一天到晚看视频学,学到了疯魔的程度,那时我刚从浙江日报社辞职,借住在他家花了2万多配了台顶级电脑打新开的魔兽世界,这家伙每天早上7点起来就在电脑前看视频,做模型,午饭晚饭都只叫外卖,困了就睡醒了就学。我半年多没怎么出门天天打游戏,他半年多天天不出门学玛雅,到06年年初,我应某猎头邀请去湖南某单位就职时,他已经成为国内顶尖的MAYA专家了。我记得06年我去上海炫动卡通频道接受一个专访,他陪我去,在我后面等候采访的是张艺谋《英雄》的特效师,我那朋友和他聊了半天,就被他当成师傅请到他们剧组班子去了~~~~~这个从零到顶尖的全过程是我亲眼见证的!
看,很多事情都是这么发生的~~~
我花这么多篇幅来举例,就是告诉你时间的魔力,以及这种魔力的真实性。
有人要问,这些有什么用?
说小的,成为了专家,你就再也不必为没有体面的工作而犯愁了。区别只在于满意程度,而更多的选择权会在你手上。
说大的,人生除了生存层面的吃喝拉撒,男欢女爱的亲亲我我之外,还应该有些别的追求,比如事业,比如理想。工作不等于事业。财富地位也远不等于理想。否则活这么一趟,没要求你父母生你,你父母自作主张生了你出来。你不想死,却一定会死,这么活一次,意义何在?难道真的只是为生存而生存?繁衍而繁衍?
如果您有心向高的追求看去,那么专注+时间,是你成功的不二法宝,没有捷径!
放下一时的得失,不用眼热旁人的娱乐和世界的躁动,用你自考学来的能力,专注在某一行业里一定时间,你会忽然发现自己在某一时已经脱胎换骨。
到那时候,统招和自考的身份,就没有意义了~~
任何时候,哪怕不是全国前五,而只是区域前五的专业性,就足够你游刃有余。最好的那几个永远会在高端职位考虑人选的优先位置上。
最后,对“高富帅”“白富美”的追赶简单说下:
总体,因为环境的原因,他们是在走下坡路的,各种坑爹层出。而你如果上进,是在走上坡路的。
你看到的他们繁复绚烂的生活,轻不要羡慕。这必定是他们父辈付出过超出常人的精力、压力、苦难,甚至生命换来的成果,而且这种成果很有可能对于第二、第三代而言埋藏着恐怖的危机,这种危机也许你这辈子都不会遇到。
而你不该去追求高富帅们的生活,最多,你应该去创造高富帅,为你的后代!
仅此而已。
一、现实
社会的现实是什么?
从小可能有家长老师给你灌输过这样那样的美好与道德,我们不否认人性有向善的一面,但就我国现在的现实,你如果没有一个好爹,就可能不得不面临如下几个选择:
1、自主创业,当老板。
2、随便找个工作混日子,只要能养活自己就行。
3、成为行业精英,在某一行业里活的比较滋润。
4、成为某一行业的顶尖专家。
看起来都很美好,但好像其他一些美好的东西不在上述内?比如说“公务员”?“事业编制”?以及看爹吃饭的最佳职业“管二代”“富二代”?刚说过,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爹,这些与你都是浮云,别说你只是个自考生,就算你是知名大学统招生,这些大部分也是浮云。最多混一个低级科员,混个三四十年评上个副科,你这一辈子可能就到头了~~~~而自考生,这些就更不是你想的了。
是的,虽说国家明令各种正规学历的平等性,但现实情况是自考文凭很受歧视。而即便是不受歧视的名校统招本科生,前景也有限的很。这个就是现实。你只有认清了这个现实,才能搞清楚自己往前该走的路。
什么路?
你有两个障碍要跨过去:1、和统招生的差距 2、和“高副帅”、“白富美”拥有的爹的差距。
这两个差距你搞不清楚,想当然的就认为自考毕业就可以众生平等安稳一生了,那是幼稚。
二、追赶
我们两个障碍一个一个来,先说追赶和“统招生”的差距(你要通过考研等手段扯平了这差距,不在此讨论范畴内):
自考生和统招生的差距,影响的领域牵涉中低层职位的各个领域:
1、官方身份:公务员、事业编制
很多地方公务员考试是歧视自考生的,即便让你参加了初试,面试看到你自考背景也很容易被刷下来。所以这不该是自考生的主战场,但如果你非要钻这旱涝保收的铁饭碗里去,也不是没有路径(我一些自考学历的朋友这么走成功过):
国家现在鼓励大学生村官,允许大学生村官(甚至自考大专生)报考公务员。针对这一点,在你户籍地,寻找门路进入村、镇、街道级办事机关,应聘临时文职,是个不错的敲门砖。接下来,您需要的就是耐心等待+稳定积极的表现。老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别看可能一月只有2K左右的低工资,但一方面你能第一手掌握新增职位信息,特别是临时增加职位,另一方面,你会和机关的主管领导熟悉起来,虽然是临时工,但做老下属十年,就有十年的情分。虽然你可能没有一个好亲戚好爹,但和老领导十年或者更少或者更多的老情分,也是情分,那么爹的差距就没了,至于统招自考的区别,在情分面前也都是浮云。
以上的前提,是你熬得住!且一直能安稳表现好。
2、社会职位:即开篇所述的四个大类。
作为自考生,和统招生最大的战场其实是在社会职位上,公务员考试自考生基本是全面溃败的。但这并不是说在社会职位的竞争上,自考生就可以扬眉吐气了,劣势还是存在的。
首先,是“自主创业,当老板”。
创业当老板,看起来好像与是否自考统招没关系,但其实还是有差距的,差距在于:同学科同学关系网(你的同道、合伙人)+优质同学关系网带来的上层人脉(政府关系、优秀商业关系、金融关系等各个方面,比说很多政要都出身于人大、清华),另外,一些外省读书的学生还有异地视野的优势。
以上在创业中很重要,但各位别过于担心,这些毕竟只是外因,作为创业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反而是自考生占据优势。
我之前曾有个帖子回帖里说,自考学什么?主要就是学到:1、找出问题!2、分析问题!3、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这三个能力在社会自考生身上更容易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因为你没有老师,所以你必须独自分析学科,找到学科学习的方法,然后验证方法。不对继续。而不同的学科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这样你可能会掌握解决各种不同问题的思路和勇气。
看,这个就是你的优势!(我承认,带着小抄进考场的方式勉强也算是种思路方法,但结果只是文凭而已,这种思路经验到社会上,就是渣,拼爹就是社会层面的一种作弊,你是要腼腆地拿出小抄来做武器,正面拼爹么?)
正是这种优势,使得你在与统招生的比拼中不会处于明显的弱势,基本平等。
但,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创业成功了么?
资金呢?行业选择呢?起步点在哪?预算怎么做?该怎么请人?哪里去咨询?等等等等,你会有各种问题,我虽然开过公司,基本都能回答你一些常规问题,但是在不需要我在这繁琐的敲给你听答案了,你仔细看看上述的问题,像不像你在选专业?在研究新科目?在找学习资料?……是的,只要你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到时你自然会有你自己的方法。
风险:创业并不等于成功,大概每5个创业会有1个成功。你要先有心理准备。但同时,一旦你走上这条路,坚持不懈,成功固然很好。失败别气馁,打工凑钱再来,不是平均5次成功1次么?来5、6次创业就好了不是么?
其次,“随便找个工作混日子,只要能养活自己就行”。
在这个方面,自考的文凭基本是足够做敲门砖了,既然你人生没有太多的追求,自然无需去考虑更多的付出与风险。但同样,你可能需要忍受比大多数人要稍微低一点的工资和相对低的社会地位,或许到你40、50岁时,你平日感觉稳定的工作、行业会突然遭遇不景气,倒闭或者裁员,你不得不在接近退休的年纪重新开始找工作,同时那时和你竞争岗位的可能大多都是研究生学历,也或者社会上适合你的职位已经寥寥无几,即好像50年代生的人现在看到是个文职都需要电脑知识,可能会茫然一样。但,不至于活不下去!
世界是公平的,你要简单,付出的会少,得到的也会少。如果你能安贫乐道,这没什么,幸福的本质就是简单。
再次,“成为行业精英,在某一行业里活的比较滋润”。
成为“精英”和“专家”是有区别的,精英大概是“白骨精”的程度:白领+骨干+精英,生活会比较舒适,按照现在2013年左右的标准,在上海大概是年入15W以上,武汉大概是月入6K以上的大概收入。但收入并不是惟一标准,主要在于,你能在某一行业里高于平均水平,并且可以处理这个行业里所有的常见问题和大多数意外难题。也因此,你有余力开始考虑生存层面以外的其他品质追求。
作为自考生,要成为行业精英,第一步要解决的事是要跨入行业,文凭是个敲门砖,有文凭总比没文凭要好,但热门行业的高端职位几乎都要求统招生,怎么破?
首先,作为行业新人(或者只在行业低端职位混了几年的准新人),先要把心态放正,应聘低端职位不会那么难,选择一个行业里靠前的优秀公司,降低要求应聘一个低端职位,然后潜伏下来,日常善于观察和学习,2年后你应该会得到:1、知名行业公司就职背景2、本行业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交互知识(全靠你的是否好学),3、顺利的话,你可能晋升(不会有公司上层拒绝本公司低端职员因好学而升职的)。那么为什么是2年而不是一年半载呢?看起来似乎半年就可以偷师成功了?问题是,你要成为“白骨精”,就不能留下污点,以后进入猎头视线,一看你半年1年跳槽的记录,就会有忠诚度方面的质疑,可能没等电话沟通就把你刷掉了,而2年,是最低的跳槽基础年限。
你要有心,像解决自考学科一样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哪怕还没发生,就像发现学科的知识漏洞一样。并且观察别人的解决方法,和你心中想象的方法相对验证。
有人会问,工作这样,累不累啊?
嗯,如果你想不累,又想和统招生们竞争,不巧可能那个统招生还有点点勤奋的话,你怎么成为精英?一辈子在2、3千的低工资混日子是你的追求么?是的话,这一方面你不该看,请看上一条,前提是你能安贫乐道。
而你能保持这种善于学习、积极学习的劲头,不出5年,在你大概30岁前,你就很可能达到了精英的层面。那时一放出跳槽的意愿,可能你就会得到十几个不同猎头机构的询问电话,数十万的年薪等着你。梦幻么?不!很真实且简单!(这话我在很多年前和一位朋友这么说过,当时他找了半年没找到适合的工作,后来听我的找了个喜欢的行业从普工做起,现在是年入40W+的生产经理,比我收入还高。这种事情到处都在发生,区别只是愿意做、有心做的人淘汰掉了混日子的人而已~~~)
最后,是成为某一行业的顶尖专家。
有一个说法很流行,叫“2万小时定律”,指你在某一行业、专业里,花费了2万小时以上的时间去钻研、研究,你就很有可能成为这个行业、专业的专家,在竞争并不是普及到人人钻研的程度时,你很有可能成为的是顶尖专家。
可能论坛上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层面很虚幻,离自考生太遥远?
不,你可以在身边找到很多例子。论坛上也能。比如版主“飞翔的猪”,他在自考方面有足够多的研究,可能没有2万小时,但他在这方面几乎就称为了某一专家了~~这个就是专注研究某一行业、专业的时间长度带来的结果。
任何行业,2百小时基本都可以让你大致了解行业情况,2千小时的钻研可能使得你成为行业人才,2千小时到一万小时之间可能就是精英,不用2万小时,如果效率不错,1万小时以上的行业浸淫,或许你就能成为行业的顶尖专家!
1天8小时计,2千小时大概只是一年不到。(轻记住是专注的学习,而不是混日子。)
1万小时大概只是三年半。
2万小时大概是7年。
日日不间断,专注某一行业的钻研,就能有以上的结果。
我本人就是个兴趣非常广泛的人,以我自己举例子:
1、平面设计:从小爱好涂涂画画,自98年开始接触PS、CD,到现在熟练掌握所有平面+排版软件,专注时间超过2万小时,结果:我可以随意应聘国内任意的设计职位,得到过4A公司美术总监级的职位。(因本行业竞争大,还不能称为国内顶尖)
2、媒体编辑:从初中开始就喜欢组织社团,自己出小刊物,钻研远超过2万小时,结果:得到过全国发行,正规杂志刊物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级别的工作(事实上是我最近7、8年的主要工作。)
3、轮滑:爱好,大概有几年每天放学、下班都去练习,累计估计有3、4千小时,结果:2003年轮滑风单排平地花式男子组全国邀请赛冠军(当时玩的人少,竞争很少,所以难度较低。)参与设计了中国第一款轮滑鞋。
4、书法,这是最近2年开始的,练习不是很密集,三天打鱼两天筛网的,估计加起来总共不会超过3、4百小时,结果:楷书基本入门了,写的字装裱出来也有一些朋友来讨要了~~(当然内行一看就知道有不足,且只会楷书,行书完全没入门。)
其他略……
我随便举的以上例子,是想告诉各位,时间花上去,什么都是有可能的。先别否定你自己!我所见到在某专业内超过我的,不是比我聪明或者天才,只是他比我花的时间多而已。而在某行业里比我差的,很多我都觉得天赋比我好,为什么不如我?时间不够而已~~~且很多还不够专注。
关于专注,我有一位朋友的事很有代表性。大概05年左右的时候,我一位朱姓朋友从零基础开始学MAYA,他和我一样也没什么正规的高文凭,也没有买什么狗屁教材,就是从国外网站上一天到晚看视频学,学到了疯魔的程度,那时我刚从浙江日报社辞职,借住在他家花了2万多配了台顶级电脑打新开的魔兽世界,这家伙每天早上7点起来就在电脑前看视频,做模型,午饭晚饭都只叫外卖,困了就睡醒了就学。我半年多没怎么出门天天打游戏,他半年多天天不出门学玛雅,到06年年初,我应某猎头邀请去湖南某单位就职时,他已经成为国内顶尖的MAYA专家了。我记得06年我去上海炫动卡通频道接受一个专访,他陪我去,在我后面等候采访的是张艺谋《英雄》的特效师,我那朋友和他聊了半天,就被他当成师傅请到他们剧组班子去了~~~~~这个从零到顶尖的全过程是我亲眼见证的!
看,很多事情都是这么发生的~~~
我花这么多篇幅来举例,就是告诉你时间的魔力,以及这种魔力的真实性。
有人要问,这些有什么用?
说小的,成为了专家,你就再也不必为没有体面的工作而犯愁了。区别只在于满意程度,而更多的选择权会在你手上。
说大的,人生除了生存层面的吃喝拉撒,男欢女爱的亲亲我我之外,还应该有些别的追求,比如事业,比如理想。工作不等于事业。财富地位也远不等于理想。否则活这么一趟,没要求你父母生你,你父母自作主张生了你出来。你不想死,却一定会死,这么活一次,意义何在?难道真的只是为生存而生存?繁衍而繁衍?
如果您有心向高的追求看去,那么专注+时间,是你成功的不二法宝,没有捷径!
放下一时的得失,不用眼热旁人的娱乐和世界的躁动,用你自考学来的能力,专注在某一行业里一定时间,你会忽然发现自己在某一时已经脱胎换骨。
到那时候,统招和自考的身份,就没有意义了~~
任何时候,哪怕不是全国前五,而只是区域前五的专业性,就足够你游刃有余。最好的那几个永远会在高端职位考虑人选的优先位置上。
最后,对“高富帅”“白富美”的追赶简单说下:
总体,因为环境的原因,他们是在走下坡路的,各种坑爹层出。而你如果上进,是在走上坡路的。
你看到的他们繁复绚烂的生活,轻不要羡慕。这必定是他们父辈付出过超出常人的精力、压力、苦难,甚至生命换来的成果,而且这种成果很有可能对于第二、第三代而言埋藏着恐怖的危机,这种危机也许你这辈子都不会遇到。
而你不该去追求高富帅们的生活,最多,你应该去创造高富帅,为你的后代!
仅此而已。
- 上一篇:参加自考你不得不留意的细节
- 下一篇:没有了